中阳期货官网

客服电话

国际期货

“印度式管理”引发印美争论

来源:中阳国际期货    作者:qihuo    
      “印度式管理”引发印美争论
 
  美国印度裔高管“失宠”并不局限在商业层面,美国社会近期不乏对“印度式”管理的吐槽和争论。
 
  一方面,印度裔高管掌舵的公司职场文化僵化引发强烈反弹。旧金山初创公司Greptile的84小时工作制、金融科技企业Better.com印度裔CEO维沙尔·加格的暴力裁员事件,都暴露出印度裔管理模式与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冲突。Greptile事件激化了关于印度裔高管推行的高强度工作模式的争论。该公司CEO古普塔对“火箭发射式工作节奏”的辩护,引发10万条负面评论。他称,在Greptile,工作通常从上午9时开始,晚上11时或更晚结束,周六是正常工作日,周日偶尔也要工作。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称,Better.com CEO加格曾因在电话会议中直接解雇约900名员工而饱受批评。加格后来为他裁员的方式道歉:“我没有对受影响的个人以及他们对公司的贡献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感激。”
 
  另一方面,美国社会对 “印度帮”抱团现象的质疑日益加剧,一名律师在X平台上指控其妻子公司印度裔CEO的帖文引发广泛讨论。该文指责这位印度裔CEO在接管公司后,不仅排挤公司创始人,以印度裔高管为核心重组领导团队,还以疫情为由,实施降薪并停止了所有晋升渠道。该CEO还以老员工为目标,进行了15%的裁员。这名律师认为,相关工作被外包到印度,这破坏了公司的文化,本部裁员则增加了剩余员工的工作量。但这一切并没有换来业绩提升,反而导致客户抱怨服务质量下降。
 
  许多X用户也指控其他印度裔高管采取了类似举措:“我曾在IBM工作,他们会派员工去印度培训继任者。”“我所在的公司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印度裔CEO上任后,美国和欧洲的中层管理人员都被清洗了。印度分公司的规模扩大了5倍。所有留下来的有才华的员工都在抓狂,试图向新团队解释一切是如何运作的……”有网民称,印度裔CEO的“杀手锏”是裁掉美国员工换成印度外包。“很多公司十多年前存在的工作岗位如今都设在孟买,这种趋势还在加速。”还有人称,在自己家乡,一名印度裔老板购买了加油站后解雇了10-15名员工,并用自己的家人取而代之。
 
  关于该帖文的讨论中,很多美国人认为印度裔CEO只关心自己的短期业绩,不顾企业长期发展和职工生活工作平衡。
 
  印度媒体也广泛关注到这一话题。《印度时报》称,印度的工作文化包括努力和对成功的渴求,这正是美国公司缺乏的,这也是为何股东青睐印度裔CEO。在强调“绩优主义变革”的特朗普政府内,也有多名印度裔人士担任要职。这说明美国正在经历一次职场文化的变革。
 
  《印度斯坦时报》则引述一条帖文称,关于印度裔CEO的讨论存在种族主义偏见。印度《经济时报》认为这一讨论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美国人担忧自己的工作被移民取代。
 
  高层次人才竞争的局面更加激烈
 
  谈及印度裔高管被解职、印美关于印度裔CEO的争论是否会影响印美经济关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是美国科技行业的重要人才来源,高管信任危机可能削弱印度裔在美国职场的竞争力。印度国内一些舆论可能会将高管被解职视为“种族歧视”,担心这是对印度软实力的打击,加剧对美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施压印度政府限制对美科技人才输出。他认为,这会对印美经济关系一直以来的较好氛围带来影响。但相比目前影响两国经济关系的关税问题,这些高管的动向和相关争论不会对印美经济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钱峰解释说,“因为他们虽是印度裔,但更是美国人。尤其对于那些二代乃至三代的印度后裔,除了肤色、姓氏之外,与印度关系不大。真正决定印美经济关系的还是两国之间的经济和产业互补性以及共同的经济利益。”
 
  在美国掀起对印度裔CEO的吐槽时,其他亚裔CEO悄然登上舞台。3月12日,英特尔(24.26, 0.30, 1.25%)董事会宣布任命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陈立武为新任CEO,这一消息在科技界掀起涟漪,并推动英特尔股价盘后大涨超10%。有分析人士认为,陈立武的履新折射出硅谷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美国四大半导体巨头英伟达、AMD(106.44, -0.70, -0.65%)、博通和英特尔全部由华裔执掌。
 
  舆论认为,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中国台湾)、AMD CEO苏姿丰(中国台湾)、博通CEO陈福阳(马来西亚)、英特尔CEO陈立武(马来西亚)虽背景各异,但均兼具东方教育根基与西方创新视野,比美国本土高管更具备跨文化领导力。与半导体领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谷歌、微软、IBM等互联网与软件巨头仍由印度裔高管主导。
 
  通信专家项立刚2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美国芯片领域的确出现了几位其他亚裔CEO,他们未必是取代了印度裔,但其他亚裔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印度裔高管形成竞争压力。     
 
  钱峰认为,其他亚裔CEO在科技领域的崛起,让高层次人才竞争的局面更加激烈。未来,在美印度裔人才还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尤其在全球和美国经济总体下行的压力之下,企业更加注重当前实际利益,或许会倾向选择经营风格务实、擅长精耕细作的技术型领导者,而不是以往那些擅长商业模式创新和跨文化沟通的领导者。但他也表示,从更长远角度看,如果美国持续限制中国STEM人才签证,将会导致在美华裔人才规模进一步下降,而最能填补缺口的还是基数庞大的印度裔人才。